品牌推广

视觉中国版权“黑洞”事件为何引爆网络?

网站编辑:颐搜网 | 发表时间:2023-07-16

视觉中国做梦也没想到,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的出现,会令其陷入舆论漩涡。 从宣布黑洞照片版权引发争议,到被网友发现包括中国国旗、国徽、一些知名企业标志、商标等在内的多幅图片被视觉中国“收藏”。 视觉中国正处于舆论“黑洞”。 越来越深……

一张照片引发舆论风暴

4月11日中午,有网友发现,在视觉中国网站上,该黑洞图片被包含在视觉中国的“编辑过的图片”中,并注明:此图为编辑过的图片。 如果用于商业用途,请致电或咨询客服代表。 随后,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在微信朋友圈表示,“黑洞”照片属于活动组织(EHT),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授权。 相关质疑开始出现,舆论热度开始升温。

15:00后,共青团中央微博“国旗、国徽的版权也归你们公司所有吗?” 引发了“视觉中国”舆论的第一个“高峰”。 与此同时,各大知名企业也发现其标志、商标被视觉中国贴上“版权”标签。 网友抱怨不断。

视觉中国版权“黑洞”事件为何引爆网络?

11日18:00至24:00,该事件舆论热度居高不下。 12日上午,因天津市网信办依法对视觉中国网进行连夜约谈,国家版权局发布公告称“将图片版权保护纳入专项行动”,这使得话题再次火热。 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发声,深入讨论和反思增多。

视觉中国事件词云图

大数据分析发现,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,版权问题最受关注。 此外,由于共青团中央微博的影响,“国旗”、“国徽”也成为网友热词。

视觉中国版权“黑洞”事件为何引爆网络?

视觉中国版权“黑洞”事件为何引爆网络?

在企业版权保护上,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。 事实上,不少人认为视觉中国客观上促进了签约投稿者权益的保护,推动了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事业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。 但大家都很无奈,版权保护真的是版权吗? 版权保护者,真的合法吗? 正如新华网评论的那样,打铁还需艰苦奋斗。 我们不能容忍打着保护知识产权旗号带头侵犯知识产权; 我们不能容忍打着市场化、商业化的旗号在这个过程中误入歧途,甚至触犯法律,严重背离初衷。

版权归谁所有? 期待正确的“开放方式”来开放版权保护。 必须承认,互联网对现有的版权法提出了挑战。 “版权归谁所有?” 已成为困扰全民的难题。 如果这一事件引发全社会对此话题的讨论,推动“视觉中国”更加合规合法,让用户更加尊重版权,那么或许会开启版权保护的正确“打开方式”。

*数据来源于新华睿思数据云分析平台*

制片人:刘娟

TAG标签:

声明: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颐搜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psem.cn/pptg/show1170.html 若本站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